击退外敌。”
汉和帝听后,觉得邓绥所言极是,于是采纳了她的建议。在邓绥的建议下,东汉在边境问题上采取了灵活的策略,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损失,还逐渐增强了边防实力。
随着邓绥在后宫和朝堂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一些人开始对她心生忌惮。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对邓家不满的势力,他们暗中勾结,试图寻找机会扳倒邓绥和邓家。
面对这些潜在的威胁,邓绥丝毫不敢懈怠。她一方面继续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贤德与才能,巩固自己的地位;另一方面,告诫邓家子弟要谨言慎行,不可依仗权势胡作非为。
几年后,汉和帝又病了。邓绥每日都待在佛堂,虔诚地为皇帝祈福。
“陛下,您一定要好起来……”
但命运终究没有眷顾这对恩爱夫妻。
元兴元年,德阳殿内骤然传出皇帝驾崩的噩耗。
邓绥双腿一软,“扑通”一声重重地跪在汉和帝的床榻前,泪水决堤般汹涌而出。
但她心里清楚,自己绝不能倒下,因为东汉的未来此刻全系于她一身。
国不可一日无主,邓绥强忍着内心的巨大悲痛,决定扶持年幼的殇帝刘隆登基。由于殇帝尚在襁褓之中,邓绥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。
虽说太后临朝在汉朝并非没有先例,可邓绥此举还是触动了一些朝堂势力的利益。
司徒张禹,出身名门望族,在朝中根基深厚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。他为人世故圆滑,在复杂的朝堂局势中一直谋求家族利益的最大化。
当邓绥掌权的消息传来,张禹心中忧虑重重,他担心邓绥会大力推行新政,从而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,损害自己家族及众多依附者的利益。
张禹联合数位大臣联名上书:“太后,虽说汉室有太后临朝的先例,但如今局势微妙,臣等担忧太后一人难以承担如此重任,恐误国之大事,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