付诸东流。
“我一心为大唐效力,却为何落到如此地步?党争啊党争,你何时才能停止?难道大唐的辉煌,就要在这无休止的党争中走向衰落吗?”苏然望着长安城的宫阙,长叹一声,眼中满是悲愤和无奈。
回到家中,苏然独自坐在书房,望着窗外的明月,思绪万千。月光如水,洒在他的身上,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。他深知,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,他一介书生,虽心怀天下,却无力改变这党争的困局。
“也许,大唐的辉煌已经开始走向衰落。但我仍不甘心,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和百姓受苦。我要继续寻找机会,哪怕只有一丝希望,也要为国家和百姓做点什么。”苏然心中暗暗发誓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。
然而,在这党争的阴霾笼罩下,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。大唐的命运,也如同这夜空的繁星,在党争的风暴中摇摇欲坠。苏然只能在无奈与悲哀中,看着大唐盛世渐行渐远,期待着有一天,能有人打破这可怕的局面,让大唐重新焕发生机,让百姓重新过上安宁的生活。但此刻,他只能在这无尽的黑暗中,独自坚守着自己的信念,等待着那一丝曙光的出现。
在这之后的日子里,苏然并未放弃。他开始更加深入地观察朝堂局势,试图寻找一个能够打破党争僵局的契机。他意识到,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,于是他暗中联络那些同样忧心国事、渴望结束党争的官员,不论他们来自牛党还是李党,只要有一颗为国家着想的心,他都尝试与之沟通。
苏然组织了一些小型的、秘密的聚会,在聚会上,大家畅所欲言,共同探讨如何化解党争,如何为国家的复兴出一份力。然而,这些努力在党争的巨大阴影下显得微不足道,他们的声音依旧被淹没在两党激烈的争斗声中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党争愈发激烈,朝堂上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。牛李两党为了争夺权力,不择手段,甚至不惜牺牲国家利益。许多有识之士因不愿卷入党争而受到排挤,朝堂之上真正为国家考虑的声音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