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多年后,当林羽站在大学的讲台上,面对着台下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,讲述着那些古老而又动人的历史故事时,童年时祖父的身影总会如幻影般浮现在他的眼前。他深知,自己所做的一切,不仅仅是一份职业,更是一种使命,是在延续祖父的梦想,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火种,让这颗火种,在新时代的舞台上,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第三章:相遇的微光
深秋的午后,阳光仿佛被岁月的筛子细细滤过,裹挟着一丝慵懒与缱绻,透过校史馆那五彩斑斓的雕花玻璃窗,在地面上晕染出一片片如梦幻般的斑驳光影。馆内氤氲着陈旧而厚重的气息,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位沉默的史官,默默封存着岁月长河里的动人篇章,等待着有心人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。
林羽独自一人静静地伫立在 “抗战西迁史料展” 的玻璃展柜前,窗外的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而寂寥。他微微前倾,鼻尖几乎快要触碰到展柜玻璃,双眼紧紧凝视着里面那件特殊的展品 —— 一本 1938 年的油印讲义。讲义的纸张已然泛黄,边缘也因岁月的摩挲而显得有些毛糙破损,可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可辨,横竖撇捺间,仿佛蕴藏着一股倔强的力量,试图冲破时光的桎梏,重现那段硝烟弥漫、山河破碎的峥嵘岁月。林羽的目光顺着那些古老的文字缓缓游走,思绪也不由自主地被拽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眼前似有无数画面交织闪烁:战火的硝烟、流离的人群、坚守的师生……
“1938 年的油印讲义,” 林羽的声音低沉而略带沙哑,仿佛是从时光的深处传来,又像是在与身旁的历史低语,“墨水里掺了蓖麻油,是为了防潮。” 他的呼吸在冰冷的玻璃上凝结成一层淡淡的白雾,转瞬即逝,恰似那段远去的历史,虽已渐渐隐匿于时光的洪流之中,却在人们的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。
就在这时,苏瑶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校史馆。她身着一件简洁的米色风衣,柔顺的长发随意地束成一个高马尾,每一步都透着青春的活力与干练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