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金殿退婚,寒门书生遭羞辱
大楚王朝,繁华昌盛,国泰民安。都城临安,作为王朝的心脏,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富贵。巍峨的宫殿,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,在阳光的照耀下,反射出耀眼的光芒。
这一日,金銮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。龙椅之上,端坐着当今圣上楚宣帝,他面容威严,眼神深邃,透露出一股让人敬畏的气息。殿下,文武百官整齐排列,身着华丽的朝服,神色恭敬。
在众人的目光聚焦之处,站着一位年轻的书生,他便是许文。许文出身寒门,自幼父母双亡,靠着邻居的接济和自己的勤奋苦读,才得以饱读诗书。他生得剑眉星目,气宇轩昂,虽身着朴素的衣衫,却难掩身上那股儒雅的气质。
今日,对于许文来说,本是一个大喜的日子。因为,他即将与昭阳公主定下婚约。昭阳公主,乃是楚宣帝最宠爱的女儿,貌若天仙,知书达理,不知是多少王孙公子梦寐以求的佳偶。许文能与公主有此婚约,在旁人看来,简直是祖坟冒青烟,一步登天的好事。
然而,许文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。他深知自己与公主身份悬殊,这段婚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变数。但他还是怀揣着一丝期待,希望能与公主携手走过一生,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。
“宣昭阳公主上殿!”随着太监那尖锐的嗓音响起,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殿门。只见一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莲步轻移,缓缓走进金銮殿。她肌肤胜雪,双眸如星,身姿婀娜,宛如仙子下凡。正是昭阳公主楚灵儿。
楚灵儿走进殿内,先向皇帝行了个大礼,然后起身,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许文,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。
楚宣帝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儿,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,说道:“灵儿,今日你与许文商议婚约之事,可有什么想法?”
楚灵儿微微皱眉,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情愿,说道:“父皇,儿臣今日正是要与您说这婚约之事。儿臣……儿臣不想与许文成婚。”
此言一出,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在金銮殿内掀起了轩然大波。众人纷纷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许文更是如遭雷击,呆立当场,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。
楚宣帝的脸色也瞬间变得阴沉起来,他没想到女儿会在这个时候提出退婚。他沉声道:“灵儿,这婚约乃是先皇亲赐,怎能说退就退?你可知道此举的后果?”
楚灵儿却毫不畏惧,她向前走了几步,来到许文面前,上下打量了他一番,说道:“父皇,先皇赐下婚约之时,想必也未曾料到许文如今这般平庸。您看看他,出身寒门,无权无势,仅凭一点才学便想娶儿臣为妻,实在是不自量力。儿臣贵为公主,怎能嫁给这样一个人?”
许文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,他紧咬嘴唇,双手紧握成拳,身体微微颤抖。他没想到,自己在公主眼中竟然如此不堪。他心中的那一丝期待,瞬间被击得粉碎。
楚宣帝怒目圆睁,呵斥道:“灵儿,不得无礼!许文虽出身贫寒,但他才华横溢,在科举中名列前茅,将来必成大器。你怎能以出身论人?”
楚灵儿却不以为然,她冷笑道:“才华横溢?儿臣看也不过如此。前几日儿臣听闻他在诗会上的诗作,平淡无奇,毫无新意,与那些名门公子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这样的人,怎能配得上儿臣?”
许文心中悲愤交加,他忍不住开口道:“公主,当日诗会,我所作之诗乃是为了应景,并非我真实水平。况且,评判一个人的才华,又怎能仅凭一首诗而定?”
楚灵儿不屑地瞥了他一眼,说道:“哼,事到如今,你还在为自己辩解。你以为这样就能挽回本公主的心?简直是痴人说梦。”
许文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。他知道,此刻与公主争辩毫无意义,只会让自己更加难堪。他看向皇帝,拱手道:“陛下,既然公主无意与我成婚,草民也不愿强求。这婚约,退了便罢。”
楚宣帝看着许文,眼中闪过一丝惋惜。他本想促成这桩婚事,一来是遵循先皇遗愿,二来也看中了许文的才华和人品,希望他能成为皇家的得力助手。如今公主执意退婚,他也不好强行干预。
他叹了口气,说道:“既然如此,这婚约便就此作废。许文,朕念你是个人才,日后若有机会,定不会亏待你。”
许文跪地谢恩,眼中却满是失落。他站起身来,深深地看了楚灵儿一眼,然后转身,大步走出了金銮殿。
望着许文离去的背影,楚灵儿心中竟莫名地涌起一丝愧疚。但很快,她便将这种情绪抛之脑后,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,只有与那些名门望族的公子结合,才能对自己和皇家有利。
许文失魂落魄地走出皇宫,一路上,过往的行人纷纷对他指指点点,窃窃私语。他知道,自己被公主退婚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临安城,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。
回到家中,许文将自己关在房间里,不吃不喝,只是静静地坐在窗前,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。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命运的不甘和对未来的迷茫。他不明白,为什么自己的人生会如此坎坷,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总是得不到认可。
就在许文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的时候,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。许文没有理会,敲门声却一直不停。过了许久,他才缓缓起身,打开了房门。
门外站着一位老者,他身着朴素的衣衫,头发花白,但眼神却十分明亮。他是许文的邻居张伯,一直以来都对许文照顾有加。
张伯看到许文憔悴的模样,心中十分心疼。他走进房间,坐在椅子上,说道:“孩子,我都听说了。公主退婚,这是她的损失,你不必太过伤心。”
许文苦笑着摇了摇头,说道:“张伯,我不只是为了退婚的事难过。我在想,是不是我真的不适合走这条路,是不是我无论怎么努力,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。”
张伯拍了拍许文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孩子,你可别这么想。人生的道路上,谁还没有个磕磕绊绊?这次的事情虽然对你打击很大,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它能让你看清现实,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。你要相信,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,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。”
许文听了张伯的话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他点了点头,说道:“张伯,您说得对。我不能就这样被打倒。我一定要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,都对我刮目相看。”
张伯欣慰地笑了笑,说道:“这就对了。孩子,你还年轻,有的是机会。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?”
许文沉思片刻,说道:“我想继续参加科举考试,争取考取更高的功名。只有这样,我才能在这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,才能实现我的抱负。”
张伯表示赞同,说道:“好,有志气。你放心,在你备考的这段时间里,生活上的事情你不用担心,有我呢。你只管专心读书就行。”
许文感激地看着张伯,说道:“张伯,谢谢您。您的大恩大德,我许文没齿难忘。”
从那以后,许文便一头扎进了书海之中。他每天早起晚睡,刻苦攻读,常常忘记了时间的流逝。无论是严寒酷暑,还是刮风下雨,他都从未间断过学习。
在这段日子里,许文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: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,真正能决定命运的,是自己的努力和选择。他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,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,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。
而在皇宫中,昭阳公主楚灵儿在退婚后,并没有如她想象的那样,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。楚宣帝因为她退婚一事,对她十分不满,减少了她的月例银子,还限制了她的行动自由。
楚灵儿这才意识到,自己当初的决定有些草率。但事已至此,她也无法挽回。她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那么看重出身和地位,为什么要轻易地放弃一个有才华的人。
然而,此时的许文,已经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科举考试上,对于昭阳公主的想法,他一无所知,也不再关心。他知道,自己的人生,要靠自己去书写。
时光荏苒,转眼间,又到了科举考试的日子。许文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考场,他要用自己的实力,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在考场上,许文文思泉涌,下笔如有神助。他奋笔疾书,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。每一道题目,他都回答得条理清晰,见解独到。
考试结束后,许文走出考场,心中充满了期待。他知道,这一次,自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许文一边等待着考试结果,一边继续努力学习。他深知,科举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,即使这次考中了,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。
终于,放榜的日子到了。许文一大早就来到了榜前,心中忐忑不安。他在榜单上仔细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,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突然,他的目光定格在了榜单的最上方,“许文”两个大字映入眼帘。他竟然高中榜首,成为了本届科举的状元!
许文激动得热泪盈眶,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。周围的人纷纷向他表示祝贺,他的名字,也在这一刻传遍了整个临安城。
而此时,在皇宫中,昭阳公主楚灵儿也得知了许文高中状元的消息。她的心中五味杂陈,既有对许文的敬佩,也有对自己当初行为的懊悔。她不禁想起了许文在金銮殿上那坚定的眼神和不屈的身影,心中暗暗想道:或许,我真的错过了一个了不起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