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四溅,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,士气大振,纷纷舍生忘死。
然而,突厥军的攻势依然猛烈,城墙多处出现了险情。
就在这时,朝廷的增援部队终于赶到。
他们从突厥军的后方发起攻击,瞬间打乱了突厥的阵脚。
李毅见时机已到,下令打开城门,率军出城与增援部队内外夹击。
突厥军陷入了混乱,开始溃败。
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,突厥军再次被击退。
边城又一次守住了,但李毅和他的士兵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然而,他们的英勇事迹,将永远铭刻在大唐的历史长河中。
经过这场惨烈的战斗,边城暂时恢复了平静,但空气中仍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味道。
李毅和士兵们疲惫不堪,但他们没有时间休息,迅速投入到战后的清理和重建工作中。
城墙上,破损的砖石堆积如山,受伤的士兵呻吟着被抬下。
李毅亲自指挥着士兵们修补城墙的缺口,搬运物资,救治伤员。
他的眼神坚定而又充满忧虑,虽然这一仗打退了突厥,但他知道,突厥绝不会就此罢休,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。
在营帐内,李毅召集了将领们商讨下一步的战略。
“此次突厥虽败,但其元气未伤,定会卷土重来。
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。”
李毅面色凝重地说道。
一位将领站起身来,“将军,我们的兵力和物资都消耗巨大,朝廷的补给又迟迟未到,这可如何是好?”
李毅沉思片刻,“我们要依靠边城的百姓,发动群众的力量。
让百姓们帮忙收集物资,加固城防。
同时,派出使者向周边的城池求援。”
于是,边城上下齐心协力,百姓们纷纷响应李毅的号召,有的送来粮食,有的帮忙修缮兵器。
在大家的努力下,边城的防御逐渐得到了加强。
然而,李毅心中的忧虑并未减少。
他深知,仅靠边城的力量,难以长期抵御突厥的大军。
他日夜苦思对策,不断派出探子打探突厥的动静。
与此同时,朝廷内部对于边城的局势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
一些大臣认为应该增派大军支援边城,而另一些则认为应该采取和谈的策略。
最终,在主战派的坚持下,朝廷决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,携带充足的物资,赶赴边城。
在等待朝廷援兵的日子里,李毅不敢有